據悉,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周二發布了關于新冠疫情對海運供應鏈影響的事實調查最終報告,該報告正式名稱為Fact Finding 29。早在2020年3月,FMC就下令進行該調查(Fact Finding 29),以調查疫情導致的港口和供應鏈其他節點的擁堵和瓶頸問題,這對美國經濟構成了嚴重風險。該項調查接觸了數百名供應鏈利益相關者。周二,FMC表示Dye專員提交了最終報告及12項建議,建議現已公開,其中包括對海運承運人、海港和海運碼頭評估的眾多收費進行調查。該報告對疫情出現后集裝箱航運市場面臨的許多問題進行了研究。最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個調查過程中,兩個反復出現的問題是高昂的貨物運輸成本及過高的滯期費。

運費飆漲,這幫助船公司實現了創紀錄的利潤。海運公司及其參與的三大海運聯盟也隨之面臨越來越多反競爭行為的批評和指控,包括來自美國白宮的批評和指控。但該調查報告指出,美國異常強勁的消費需求、新冠疫情和供應鏈擁堵的結合,是運費飆升的原因,而非集運市場缺乏競爭。根據調查結果,跨太平洋和跨大西洋航線上的主要海運公司從2015年的20家減少到了2022年的11家。市場競爭激烈。目前跨太平洋航線的遠洋班輪服務市場并不集中,而跨大西洋航線的集中度最低。船公司之間、三大聯盟之間以及各聯盟成員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航運服務市場仍具有高競爭性,尤其是在跨太平洋航線。報告指出,盡管某些海運價格,尤其是現貨價格,從歷史上看高得令人不安,但這些價格因疫情、消費者支出激增(尤其是在美國)以及供應鏈擁堵而飆升,是市場供求關系的產物。該項調查的另一個重點是海運承運人在收取滯期費方面以及承運人和海運碼頭在其他新收費方面的做法。在這個問題上,Dye專員表達了一些擔憂,即一些承運人并未完全遵守FMC關于滯期費解釋規則的“激勵原則”(滯期費的收取應以促進貨運流通為目的)。在該調查報告中,Dye委員提出了12項建議,她認為該行業將從中受益。在2021年7月,Dye委員向FMC提交了8項臨時建議,除需要采取立法行動的建議外,其余建議均已實施。這些建議包括:對海運承運人、海港和海運碼頭通過關稅評估的眾多收費的做法進行調查;制定規則為托運人內陸運輸和海運承運人內陸運輸提供一致性和明確性;FMC的供應鏈創新團隊參與討論協調空白航行和信息可用性等。